坚持“先摸底、后定人”的原则,宁夏石嘴山市委组织部会同市农业农村局、各县区党委组织部,对全市195个村、8个移民社区逐一进行摸底,根据村(社区)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情况、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情况、特色产业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情况等,逐村建立涵盖组织建设、产业发展、治理难点、资源禀赋的“需求清单”,精准研判后向117个村(社区)选派190名驻村干部。
精准选派,实现“双向奔赴”,近年来,石嘴山市始终将驻村干部选派管理作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通过精准选派、结对帮带、多维激励,推动驻村干部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将政治素质好、事业心和责任心强的干部作为选派的“硬杠杠”,石嘴山市通过“干部自荐+派出单位推荐+组织部门审核把关”的方式,筛选确定市派驻村第一书记27名、工作队员33名,确保力量充足、质量过硬。突出人岗相适。综合考虑干部个人特长与驻村意愿,采取党群干部进弱村、经济干部进穷村、政法干部进重点村、农业干部进产业村的选派方式,按照老中青结合、男女合理搭配、经验优势互补的匹配原则,发挥老干部经验丰富、中青年干部精力充沛和思维活跃的特点,经充分考量,留任上一轮驻村干部20人、新选派40人,将3名表现较好的“老队员”选派为第一书记,组建形成了23支综合性强、优势互补的驻村工作队。
为帮助新任驻村干部克服“水土不服”问题,石嘴山市构建“赋能+传承”的工作机制,按照不少于10天的工作交接和过渡期,由原驻村干部领着新任驻村干部走村入户、了解村情民情,对固定资产、档案资料、在建项目进度等进行全面盘点交接,通过带着学政策、带着入户看、带着一起干,帮助新任驻村干部明确自身职责,尽快熟悉新岗位、新环境,实现新老队员“无缝交接”。
石嘴山市严格落实《宁夏回族自治区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管理暂行办法》,健全做实驻村干部工作日志、联系群众、定期汇报、教育培训等制度。市、县区党委组织部联合农业农村部门对驻村干部到岗及工作交接情况进行电话抽查、实地检查,并建立按月督导长效机制,督促驻村干部在岗履职,保持良好工作状态。加强关心指导。组织新任驻村干部开展岗前体检,严格执行伙食、交通、通讯补贴等待遇保障政策,让驻村干部健康驻村、安心驻村。按照《石嘴山市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帮扶工作指引》,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产业发展、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强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4个方面,明确了14条具体措施,指导驻村干部梳理工作清单、制定工作计划。注重结果运用。坚持“以实绩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的鲜明导向,对驻村干部高看一眼、厚爱三分,将中期考核、期满考核结果作为驻村干部提拔使用、职级晋升、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2023年以来,先后有33名表现优秀的驻村干部被提拔使用或晋升职级。